2026年第二季科目資料

第二季 ( 4月 至 6月 )

0000C 神學治學法(粵語)
0000M 神學治學法(普通話)

講師:丘放河牧師博士 B.A., M.Div., D.Min. (本院院長、實踐系教授)
助教梅寶田老師 B.A., M.B.S.

本科目幫助學員了解和反省甚麼是讀神學、神學教育的理念是如何,進而簡介修讀神學的概念和方法,訓練學員把握和運用學問及研究技巧,明白如何研讀學術作品,並了解論文寫作技巧及本中心所訂定的學術報告及論文寫作基本格式。


2110C 上帝、創造與終末 (粵語)
2110M 上帝、創造與終末 (普通話)

講師:李成章老師,Th.M.,Th.D./Ph.D. Candidate

神學始自神和祂的自我啟示。基督教有別于其他宗教信仰在乎上帝是三位一體的神。人不能直接認識神首三一;但因這三一神以愛和自由創造人類和宇宙,我們可以轉折從受造世界揣測神的屬性。更因這三一神的第二位格「道」藉「聖靈」(第三位格)成肉身,使不可見的父神(第一位格)成為可見可聞,我們可以直接認識這位在耶穌裡的三一神;從而回溯祂藉聖子和聖靈創造的原本旨意,並前瞻其終局命運(人在基督裡與三一神無間的相愛共融),並從創造到終局之間的歷史進程之意義。本科為探討基督教教義的神學科科目。


2152C 神學與文化(粵語)
2152M 神學與文化(普通話)

講師:陳家富博士 B.A. (Hons.), M.Phil., M.Phil., Ph.D.

基督教信仰從來不會抽離於文化語境而作系統整理,其神學的建構與所處的文化經常產 生多維度的碰撞和對話。本科目旨在展示神學與文化的互動,以歷史發展為主綫,輔以不同神學家的理論作參考,最後以華人神學中的某些個案作探討。


2220C 改革教會史(粵語)
2220M 改革教會史(普通話)

講師:黃彩蓮牧師博士B.Eng(Hons.), M.Div., Th.M., Ph.D.

十六世紀初的宗教改革運動,標誌著基督新教(Protestantism)之始。本課程主要探討宗教改革先鋒、改革家、改革運動在歐洲的發展、反改革的歷史,以及相關的神學思想與教派。本科目從歷史,探究整個運動對社會、文化、宗教及政治的影響,從而進行基督新教在信仰上的反思。


3000C 實踐神學導論(粵語)
3000M 實踐神學導論(普通話)

講師:許開明博士B.A., B.D., M.Phil., D.Min., Ph.D.

實踐神學(Practical theology), 又名應用神學是近代基督教神學的一個研究領域,主要指神學在日常生活的實際應用。實踐神學功用在於提供維持教會運作的方法和將基督教訓付諸實行。有關範疇包括整體教會生活、倫理、社會活動參與等不同層面。本科目嘗試帶領學員將神學活劃在七個重要範疇之中,從而體會到信仰不單只是一套神學理念,而是信徒生活的全部。


3140C 行政管理與教會(粵語)
3140M 行政管理與教會(普通話)

講師:丘放河牧師博士 B.A., M.Div., D.Min. (本院院長、實踐系教授)
特約講師歐建樑老師 B.A., M.Min.(Cand.)
助教歐國忠牧師 B.S., M.Phil., M.T.S.

有人說:「有人的地方便會有麻煩產生。」這樣的說法在教會亦一樣發生;故如何妥善管理主的家—教會—不但是一門藝術,更是必須的。這課程教授管理學的原理、技巧外,亦同時探討實際案例,透過分析及研判不同的建議去尋索一條架建合神心意的教會的路向。


3199C 崇拜與藝術(粵語)
3199M 崇拜與藝術(普通話) 

講師:黃衛雄牧師博士 MAPPM, MDiv, DWS

此科目旨在教導學員以三一神作為基督徒集體崇拜的中心下,二千年來崇拜藝術總是在不斷變化的時間、地點、形式和文化背景下進行和使用。因此,教會迎來後現代世界的文化轉變的時代也隨著崇拜需要作出反思和考慮藝術在崇拜中呈現和應用。本科目探討如何透過藝術表達在敬拜設計來活化崇拜的內容、形式和風格,特別關注表演藝術、美術(包括視覺藝術和建築)、說話等多元藝術。實用內容包括:於崇拜中加入藝術元素設計崇拜流程、以神的話語建構崇拜藝術、以戲劇表達聖經信息、舞蹈、使用象徵和視覺知識和技巧和加上音樂藝術等更新崇拜的考慮。


3250C 婚前與婚姻輔導(粵語)
3250M 婚前與婚姻輔導(普通話) 

講師:錢鋒博士 BA, MASW, MACS, PhD

本科目旨在結合婚姻輔導理論和基督教信仰,協助信徒和牧者掌握婚前及婚姻輔導的基本觀念和技巧,以期在個⼈及服侍崗位上靈活應用,建立榮神益⼈的基督化家庭見證。


3307C 神學整合與牧養範式(粵語)
3307M 神學整合與牧養範式(普通話)

講師:張健庭牧師博士B.A. (Hons.), M.Div., Ph.D.

本科目深入探討神學反思如何影響並塑造牧養關懷與基督徒生活。本科目專為希望將聖經和神學見解融入牧養實踐,並建立堅實神學基礎的學員而設計。學員將學習神學反思的資源,掌握探討聖經與實踐教義的相互關。學員不但會學習到實踐神學的不同模式,也會探討牧養教會中重要的課題,如救恩觀與屬靈生活的關係丶通過敘事神學探討身份塑造丶神學人類學的關鍵見解丶從上帝的人性探索神聖的憐憫與脆弱如何塑造關懷模式丶應對苦難時的神學框架等等。通過本目,學員將會研習實踐神學的重要命題來應對牧養中的挑戰。


3587C 屬靈操練(粵語) 
3587M 屬靈操練(普通話)

講師:

這科目


3801C 使命空間 — 重塑教會以內以外的空間(粵語)
3801M 使命空間 — 重塑教會以內以外的空間 (普通話)

講師:王緯彬博⼠ B.Arch., M.T.S., D.T.L.

神讓 COVID-19 這個世紀大疫症進入全球每一個角落當中,教會無奈 地要關上大門,信徒離開「坐」了多年的安舒區,「站」到教會的四堵牆外。教會無形中由「牆內」的空間擴展到「牆外」的空間,讓信徒從一個新的角度重新審視教會,重新看見所在的社區,更要喚醒信徒重新發現教會存在的意義,即是神賦與教會的使命 missio dei,有人稱之為「使命轉移」。「使命空間」運用實踐神學的框架,將「使命」放進「空間」裡面,探討教會如何善用已有的資源,除了土地空間之外,還有人力、金錢等資源可以得到適當的運用和釋放,讓「硬件」和「軟件」得以彼此配合,回應著社區不同的需要,發揮教會應有的影響力,進而建立「使命項目」、「使命營商」等,發展新型的「使命群體」,建立「使命網絡」,轉化社區、轉化城市,實踐「神的使命」。


申請辦法

»»»»» 按此進入申請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