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職培育系專任講師
謝思熹博士自2014年以社創校園將跨界資源、社創思維(關懷與創意解難)引入本地教育系統(大學及中小學)當中。至今,社創校園已走進390所中小學,接觸及培訓超過7萬名青年。2022年,他更聯同教育界創辦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並兼任副主席,以推動未來學校及創新教育發展,創造新的教育範式,為香港學生提供多元出路,以應對未來多變的社會。
同時,謝博士也擔任豐盛社企學會創新策略總監、城市睦福團契董事,教會關懷貧窮網絡顧問等多個社福機構公職,致力聯合各界推動本地社創,達至創新扶貧的果效。過去4年,孕育 500+ 個社創點子、成功協助 124 隊隊伍、申請 $44,000,000+社創資金。
謝博士潛心創新教育、生命教育、世代差異、青年特性與轉化及社創相關的研究,現為AM730、經濟通、信報通識等多個媒體平台撰寫文章,其出版書籍包括:《賺出精彩人生:12 個社會企業的創意革命》、《狼群中的羊》、《神學.轉化.行動:城市 X 生命的12個實踐》,及多本與社創及價值觀相關的中學教材。
為了探討教育在未知且持續變化的未來中之定位,以及新常態下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謝博士與教育和創新領域的專家、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共同推動二十一世紀教育研討會,並先後舉辦「未來學校的想像:創新與傳承」(2022年)、「創新教育_,迎接___未來」及「社創 x 創新教育博覽」(2023年),盼能以跨界別的合作,為香港教育制度帶來變革,以回應變化中的香港教育。2023年,謝博士亦於的Education 2.0 Conference 2023 @ Dubai, UAE中,同時獲頒Outstanding Leadership Award及 Visionaries Award兩項殊榮。自2024年起,他擔任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籌備委員會聯席主席。該平台致力於凝聚各界力量,共同探討能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以至推動社會進步的創新方案,應對不平等、貧富懸殊、經濟停滯、可持續發展及氣候變遷等複雜挑戰。
此外,謝博士更獲《CIO Magazine》評選為「十大最具遠見的教育變革領袖」之一,此項殊榮充分展現他對推動教育變革與創新的堅定承諾,以啟發未來領袖為社會帶來深遠且正面的影響。
牧職培育系專任教授、教牧學博士課程論文指導教授
林家強博士是一位具備跨學科背景的專業人士,結合了金融專業知識與社會創新實踐經驗,並在神學教育及雙職(牧職、專職)領域中深耕多年。他擁有超過30年的金融服務與投資管理經驗,專注於推動企業共享價值(CSV)、包容性智慧城市及可持續發展,並在跨文化合作中累積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深受業界認可。
作為一名牧師,林博士秉持信仰,以謙卑的態度服務多元文化背景的信徒群體,包括華人、菲律賓人、印尼人、歐洲人及外籍人士,並致力於跨文化傳教及社區轉化。他深信以基督教價值觀作為基石,可以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影響力。
目前,林博士擔任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科學院實踐教授,並兼任「影響力融資與變革實驗室」聯合總監及「全球治理與創新研究院」副院長。他亦是「大同企業(iEnterprise)基金會」創始人兼主席及豐盛社企學會主席,致力於促進多元化、公平、包容(DEI)及社會創新實踐,積極推動城市轉型與可持續發展。
—
牧職、公益與教會服務
新使徒教會(New Apostolic Church)
– 現任牧區主教及教會地區傳道牧師,領導並牧養來自多元文化背景的信徒群體。
– 累積超過30年的牧職經驗,專注於亞洲地區的信仰傳播及跨文化合作,並在牧養及教會成長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神學教育與指導
– 擔任教牧學博士課程的論文指導教授,致力於培育教會領袖及牧職人才。
– 結合神學研究與實踐,幫助教會在不同社群中實踐基督教使命,促進跨文化理解與合作。
雙職事奉與公益外展
– 區議員服務:1988年至1991年,林博士獲選為香港最年輕的直選區議員之一,專注於社區發展、公共服務改善及文化康樂活動的推動。
– 自1992年起,追隨新使徒教會的雙職事奉傳統(牧職與專職兼任),積極參與香港、澳門及台灣原住民山區的牧養工作。
– 長期支持新使徒教會「亞洲扶貧基金」及其他社福機構,促進社區福祉與信仰傳播。
– 自2012年起,身體力行推動社會企業模式發展,及後擔任香港民間社企高峰會地區主席,致力於促進跨界協作,推動社會創新及政策建議,加強政府與民間社會的溝通與合作。
– 推動「使命商道」,結合基督信仰與實用智慧,倡導將基督教價值融入商業實踐,培養踐信於行的門徒,成就整全使命的落地。
—
職業經歷
國際金融機構高級管理
– 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 Group)(2000-2010):擔任資產管理亞洲區總經理,積極參與推動全球資產管理業務的戰略擴展。
– Janus Capital Group(2005):擔任亞太區總裁,帶領團隊在亞太市場取得顯著業績。
– 東亞聯豐投資管理(2007-2011):擔任行政總裁及董事局成員,成功推動大中華區投資市場的發展。
社會企業與創新發展
– 大同企業(iEnterprise)基金會創始人兼主席
– 2012年創立,專注於創新商業模式及科技解決方案,推動包容性智慧城市和可持續發展。
– 主導香港「1083電話查詢中心」項目,與香港寬頻及香港復康力量合作,為殘疾人士創造就業機會,成為傷健共融的典範。
– 基金會於2024-2025年期間榮獲「香港數碼無障礙認可計劃」三連金獎及多項設計大獎,展現了其在社會創新領域的卓越成就。
—
主要個人榮譽與獎項
– 2011年:榮獲「中國投資管理行業十大最傑出和具影響力的企業家」。
– 2019年:因在可持續文化旅遊領域的貢獻,獲頒「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可持續文化旅遊產業經濟人物獎」。
– 多次獲得「中國企業創新優秀人物」及「中國經濟優秀人物」等榮譽。
—
學術研究與出版
– 2014:《Tripartite Cooperation Model-iEnterprise’s Value Creation Experience with Enterprises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 2016:《The Essence and Measurement of Organisational Efficiency》
– 2019:《Sustainable Investment: Impact in Asia》
– 2022:《ESG: An Illuminating Journey》
—
媒體報導
– 林家強博士創立大同企業,透過商業模式幫助傷殘人士,展現傷健共融的多重效益。
[全文連結](https://shorturl.at/uvXdO)
– 林博士積極參與教會服侍,並投身社會創新。
[全文連結](https://shorturl.at/aeWE9)
[全文連結](https://shorturl.at/O9N7x)
[全文連結](https://shorturl.at/UCBGh)
[全文連結](https://shorturl.at/QGXaf)
—
教育背景
– 聯合商業學院(UBI):工商管理博士(DBA)
– 華威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MBA)
–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財務經濟學深造文憑(PGDip)
– 斯坦福大學:金融工程學位文憑(FEP)
– 香港理工大學:紡織科技院士(ATT)
– 高級管理課程:畢業於哈佛、清華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聯合開設的課程
神學與建築系專任講師兼系主任
余文平博士是香港註冊建築師,在香港出生及成長,父親余也魯教授為浸信會大學傳理系創辦人。余博士自小喜歡勞作和繪畫,參加教會夏令營海報設計獲獎無數。中學畢業後順利考入香港大學建築系,從此與建築結下不解緣。余博士熱情建築設計,所擔任設計項目中曾獲建築師學會獎項,並在工作上對人處事都會呈現出基督信仰!
1998年余博士移居美國,期間在他事奉的教會被邀管理樓房維修事宜,歷時十二年,對教會大小維修,室內裝修和樓房改造等工程具豐富經驗。
2010年回港發展,為了能找到在職場上的召命與使命,余博士在2017年進入中國神學研究院修讀職場神學碩士學位。神光照余博士在修讀期間思考和探研建築學與神學的關係,發現神早在聖經創世記裡已開始將神學與建築顯明出來。畢業後於2023年與紐約神學教育中心漢語網絡神學院創辦這嶄新的「神學與建築系」,並被委任為系主任。
神學與建築系專任講師
潘錫頴博士的第一個學位是於 89年在香港理工大學獲取室內設計學士學位,第二個學位是96年畢業於中國神學研究院,獲取道學碩士學位。藉著神的恩典,潘博士將他的學術和工作經驗整合到他的哲學博士論文中,在香港理工大學完成他的哲學博士論文,講述了教堂空間設計的時代感及神聖表達。教會在密集的都市空間下如何展示其信仰的身分並提供不同的社區活動及服侍社群。
潘博士曾於明愛白英奇設計學院擔任高級講師及作為CBCC社會設計實驗室的主任,潘博士啟發了下一代設計師創造與社區需求相呼應的有意義空間。研究範疇包括都市環境下的神聖空間,生死教育,社區設計,多用途空間設計及用者為本設計。
2022年開始放下全職教學的生涯,潘博士於 2023年成立了UUU Interior Design Studio & Research Consultant Co. UUU:U as User is Unique (您作為用戶是獨特的) ; 以同理心、耐心和靈活性努力為客戶提供服務,同時不妥協設計倫理和哲學。
於國際會議發表的文章包括:
1. 2016 年- Design to Touch Our Souls – from Slow Living to Soul Searching. Design for the big question-the emerging role of DESIGN(ERS), GDN2016, HK.
2. 2017年- Designing One-flat Church as Small Scale Community Space in Densely Populated Urban Environment to Perform Both Sacred and Contemporary Functions. RE:Research, IASDR 2017 Proceeding, US: Cincinnati.
3. 2019年-A lifestyle with celebration from life to death – transformation of funeral parlour identity to go green and to act as a neighbourhood space. Design Revolutions, IASDR 2019 Proceeding, UK: Manchester.
客座講師
出生於牧師家庭,父親江天順牧師建立了九間教會,母親是藥劑師,聽了宋尚節博士的佈道信主,鼓勵三個孩子奉獻給主當牧師。
江牧師於14歲的時候聽計志文博士佈道悔改信主奉獻,於20歲的時候努力背誦聖經,並參與教會各樣服事。
工作經歷:於1978畢業於台灣浸信會神學院之後,在台北板橋靈糧堂牧會兩年,又到新加坡三一神學院進修,1982年和盧樹珠(香港華福資料中心的主任)結婚之後一同加入SIM國際蘇丹內地會宣教25年,在西非Liberia宣教10年,開荒佈道,訓練門徒,後來因為爆發內戰,於是離開賴比瑞亞。 轉向南非宣教於印度人的信心神學院教書10年, 並推動聯合印度眾教會牧師團結禱告,在印度區建立禱告山, 行走禱告運動,March for Jesus。
2001-2004擔任多倫多華人基督教聯會的宣教牧師。2004-2016擔任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專任教授11年。在浸信會神學院2008年的時候開始成立網路每日全球成聖背經班。
主要教授的科目: 宣教學,靈命塑造,逐卷查經,並由浸信會神學院差派,協助台灣客家神學院,西螺浸宣神學院,武漢中南神學院,泰國伯特利神學院,韓國的中國神學院, 韓國的世界宣教學院, 緬華神學院等教授宣教課程
著作:
1 、《華人宣教心視野》,2、《 走在神的旨意裡》,3、 《合神心意的人》,4、《 框框與內涵-跨文化人類學》,5、《 恩典與真理》,6、《讚美神喜樂源》(作曲集),7、《在地如天的生活-靠真理走成聖之路》, 8、A Spiritual Strategy for Cross-Cultural Mission in Africa a Chinese Missionary’s Practical Proposal ,9、《舊約裡的宣教(上集) 》,10、《舊約裡的宣教(下集)》,11、《新約裡的宣教(上集) 》,12、《新約裡的宣教(下集)》,13、《 出埃及記》,14、《加拉太書》
研究專長:對跨文化宣教有經驗和心得。
客座講師
現職中華基督教會基真堂牧師、中華基督教會基真小學校牧,熱愛與家長、兒童及青少年人接觸、牧養關懷老師。
岑牧師畢業於香港大學理學院,主修動物學,副修生物化學,任職中學教師15年。先後獲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文憑及教育行政文憑,1997年起任中學校長。及後蒙召入讀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獲道學碩士及教牧科優異獎。畢業後隨即返母會牧職事奉,並繼續到香港中文大學進修,獲家長輔導與家庭教育文學碩士。牧會期間,積極投入家庭牧養及輔導(包括會友及學校家長),為認可泰氏性格分析(T-JTA)及 PREPARE/ENRICH 婚姻關係評估工具使用者,亦曾接受註冊賭博輔導員訓練。因著在教育界的經驗,至今多次到不同學校、堂會及機構主領家長講座(親子及個人成表),又主領中小學教師培訓及心靈培育,亦曾為廉政公署「真心親心廉潔心」親子倡廉活動專題講員。近年岑牧師更參與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之校牧培訓工作。